(記者聶文鋒/南投報導)「好可愛的小桃子喔!但怎是長在樹葉上?」野外活動中,有時候我們會無意間在植物體上發現一些顛覆傳統的存在,像是前述那幾顆桃子,或是發現1棵樹長出2種不同果實…常讓人覺得不可思議;有些人會好奇地反覆確認再確認,最終還是認定:「它真的是植物體的一部分啊!」
其實,那是由某些造癭昆蟲或菌類刺激植物而產生的增生組織,稱為「蟲癭」;不同的造癭生物會選擇特定或相近的植物,造出不同型態的癭;有些癭的外型是具象的,有些則是不規則的。這些小昆蟲造癭的目的,多半是產卵刺激植物體組織增生,而後形成育嬰房。
南投縣野外能夠找到的蟲癭種類相當多,有些造型抽象不好描述,但有些卻是有固定的具體形狀,有相對應的實質東西可以比擬。更有趣的,有些還像是刻意模仿植物的花果,融入大自然。
除了前面所說的小桃子(宿主為霧社楨楠),以下擇選幾種很有意思的蟲癭,與讀者分享:
台灣雲杉上面的蟲癭,似乎是刻意模仿針葉毬果外型,它從癭體形成後,無論是外觀、質地,都會隨著時間演進,就像毬果從幼果長成熟果,最後老化成個乾殼一樣。沒看過雲杉毬果的人,第一次看到樹上蟲癭,絕對是斬釘截鐵地誤認為,那就是毬果。
糊樗(音ㄕㄨ)是日月潭地區常見的灌木或小喬木,果實約黃豆大小,成熟後轉成紅色。糊樗枝條末端長會長出看起來像茶樹果實的蟲癭,由於葉片也像茶葉,在沒有果實的季節,看起來很自然地「就會被認定是茶籽」。
可以長到5層樓高、樹幹橫切面像圓桌那麼寬的台灣杜鵑,它枝葉上的蟲癭有的像台灣杜鵑的花苞、有的像剛凋萎的殘花,以假亂真。而南投縣中海拔山區常見的「阿里山五味子」藤蔓上的蟲癭,酷似另一種「南五味子」果實。
還有一種長在紅楠上蟲癭,外型幾乎與日月潭附近常見軟毛柿的果實一模一樣;大家熟悉的構樹(鹿子樹),葉背上的蟲癭長得與枝條上的幼果神似;早年拿來製造木屐、火柴棒的江某樹,幼株上面的蟲癭常讓登山客嚇一大跳,因為它乍看就像1尾盤在枝葉間的劇毒蛇「赤尾青竹絲」。
如果夠細心,觀察蟲癭確實能為生態愛好者帶來不少物外之趣;即或平時沒特別興趣,有機會理解蟲癭這種存在,也能讓自己的知識與生活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