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聶文鋒/南投報導)南投縣第2座污水處理廠「南投市水資源回收中心」,7日在平和大排旁舉行動土典禮,2年半完工後每天可處理7000立方公尺生活廢水,南投市大部分民生污水透過家戶污水管與污水下水道對接排入回收中心,可改善排水溝惡臭、蚊蟲孳生,也能提升貓羅溪水質,讓生活環境更美好衛生。
南投市水資源回收中心以建構水資源永續利用為設計理念,佔地約2.27公頃,建設經費2億5768萬,由營建署補助94%,工期約2年半,第一期工程完工後,每日可處理7000立方公尺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經抽水站、前處理單元、初沉池、生物處理單元、二沉池、消毒系統、過濾回收、污泥濃縮及脫水處理後,放流水水質便能達到公共下水道放流水標準,再經平和大排排放至貓羅溪,進而改善南投市都市計畫區內環境衛生,健全都市發展。
縣長林明溱表示,南投縣擁有好山好水秀麗的風景,但推展觀光與環保密不可分,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立,提昇水資源再利用價值,並美化市容與環境,給縣民更好的幸福城市。
工務處長陳錫梧指出,水資源回收中心設置對南投市生活環境品質幫助很大,內政部營建署一直在協助南投縣污水下水道建設,中區分處也協助相關管線設計與施工,希望縣府持續加速用戶接管,相信中心完工後,能有效改善貓羅溪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