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捷/中興新村報導)臺灣每年5月1日至11月30日為「汛期」。這段期間的豐沛雨量,主要是梅雨及颱風所帶來的降雨。梅雨為春夏之交冷暖空氣交鋒而成之鋒面雨,颱風則由太平洋的熱帶性低氣壓所形成,兩者皆會帶來連續性豪雨,也最易發生崩塌、土石流及水患等災害。為防止汛期可能造成的災害,農委會與各級政府在汛期開始前即加強防汛整備工作與應變機制,降低災害威脅,保障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農委會今年已召開3次土石流防災整備會議,4個面向說明如下:
落實土石流防災整備工作
水保局為落實土石流防災整備工作,協助地方政府更新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位置圖,完成1726條土石流潛勢溪流位置圖,提供地方政府防災資訊參考。督導鄉鎮市區公所完成各村里「土石流防災疏散避難計畫」及「土石流潛勢溪流影響範圍保全對象清冊」更新作業;並新增註記弱勢族群是否獨居狀態,俾利疏散避難作業執行。完成建置土石流潛勢溪流保全對象共45,778人;核備縣市政府提報之重機械待命地點332處(12縣市56鄉鎮238村里)。
強化土石流防災應變機制
今年1月公佈的1,726條土石流潛勢溪流資訊及警戒基準值,包括新增1條及調整44條土石流潛勢溪流資訊,計11縣市、28鄉鎮市區。充實監測設施方面,已完成21座固定式、3部行動式及17部簡易式土石流觀測站儀器,並強化觀測站派遣性能及夜間觀測能力。加強土石流防災應變教育訓練及警戒發布演練,利用過去災害事件進行境況模擬,完成各項演練。持續利用「細胞廣播服務」傳送土石流警戒訊息,配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進行功能測試成功。中央氣象局3月1日起,豪雨增列【短延時】大豪雨標準,土石流潛勢溪流警戒值動態調整也已包含大豪雨標準,以符合防災應變快速、彈性與機動原則。
加強防災宣導與防汛工程安全
自5月起於媒體加強土石流防災宣導,颱風警報發布後適時於電子媒體、臉書粉絲團與報紙刊登土石流防災宣導廣告。完成17縣市159鄉鎮自主防災工作檢視及土石流防災資訊推廣宣導;新款宣導摺頁10,000份,已分送各縣市政府;同時將歷年宣導摺頁、影片及相關資訊上網公開,強化宣導成效。農委會水保局各分局緊急搶修標案共17件1億1,400萬元,已全部完成發包,包括野溪緊急清疏、帆布鋪設、太空包填裝、消波塊吊放等。
強化社區自主防災能力
水保局自93年推動自主防災示範社區,結合土石流防災專員,強化平時防災準備及災害來臨時應變能力,108年共培訓2,994人,今年預計再培訓350人,協助各級政府防災工作。防災專員招募對象,主要是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守望相助隊等熱心民眾。在正式成為防災專員前,針對雨量觀測、警戒傳遞操作等技術,進行基礎訓練。近年更引進創新思維,運用「十字路口」與「虛擬實境」等訓練方式,提高學習興趣,共同思考防災課題。同時辦理土石流防災精進研習營,鼓勵專員提出意見,參與決策,使防災工作更顯完備。
自主防災社區2.0
過去水保局跨過地方政府來執行自主防災社區計畫,這種模式讓在第一線的地方政府與社區居民缺乏互動與連結。為了強化中央、地方與民眾三者在防災工作的合作與互動,今年透過「自主防災社區2.0」計畫的推動,將資源投入地方政府,直接和社區居民討論並推動在地的防災模式,強化災害應變。
為有效運用資源,水保局利用災害潛勢分級制度,提昇高災害潛勢社區的自主防災能力。目前「自主防災社區2.0」計畫分為2階段推動,第1階段「自主防災訓練管理」包含社區兵棋推演、實作演練與支援體系建立;第2階段為「自主防災裝備及設備強化」,各縣市政府將辦理兵棋推演194場、實作演練53場及自主防災裝備及設備強化39處。
防疫不忘防災
為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水保局已啟動分區辦公機制來分散風險,避免群聚感染而無法執行業務。另依不同疫情發展情境,訂定應變小組工作及人員相關操作等SOP流程。利用視訊會議及雲端系統,進行警戒發布、災情蒐集、資訊傳遞及檔案交換等工作。
水保局籲民眾自主防災
受全球氣候變遷影響,導致極端降雨常發生,土砂災害的挑戰未減反增,水保局呼籲民眾可自主做好防災準備,豪雨及颱風來臨期間,避免前往山區活動,檢視居家周邊擋土牆及排水溝等設施,土石流潛勢溪流附近居民,必要時儘早疏散至安全避難處所。
透過電視新聞、報章雜誌、網路媒體及廣播等,掌握天氣資訊,熟記通報專線0800-246-246(土石流-土石流),緊急狀況亦可撥打119、或手機直撥112。
防災工作首重預防,惟有充分的事前整備,才能減少災害損失,土石流防災3步驟,1:備好防災物資,規劃避難路線。2:留意即時資訊,親友保持聯繫。3:隨時觀察警戒,冷靜儘速通報,將土石流災害降到最低。
多一分防災整備努力,少一分擔憂災害的困擾,平安度過防汛期的風雨挑戰,守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水土保持局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