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營英系政二代砲火強 反倒龍系議員各自作戰
這一屆當選的議員已任職一年半,至今進入第三次的定期大會,其間也經歷無數次臨時會,議員們表現各異,也各自找到質詢搭檔。最近議場上較大變化,是一群藍營「政二代」開始串連,採取聯合質詢方式問政,但議題多數還是各自發揮。而以被認為往火力強大、相互聲援的綠營「龍系」議員,最近反被外界感覺偃旗息鼓,各自作戰之下聲量小了不少。
台中市議會有不少私下的「小次團」,議員們會找一些「頻道相當」、「氣味相投」的夥伴,採取聯合質詢方式出場。一起質詢不僅加強火力,且「團體戰」聲勢浩大,比單一議員質詢更具威力,往往讓市府官員不敢小覤。
這一屆被官員與媒體認為最團結、火力最旺,應屬於綠營「英系」議員,除了蕭隆澤之外,全部都是娘子軍,且很多政二代。尤其在蕭隆澤選上民進黨議會黨團總召後,聲勢更壯大;且不只老鳥的陳淑華、張芬郁,新議員的陳俞融有辯論隊基礎,質詢市長或局處長你來我往,一點都沒有新手味道;政二代的陳雅慧、謝家宜在一年多的磨練下也愈來愈犀利。
另一組是藍軍的「如意會」,由資深議員組成,包括陳政顯、張瀞分、張廖乃綸、蘇柏興等人,都是藍營戰將,連帶後起之秀的李文傑、吳振嘉等人也馬上進入狀況,質詢愈來愈給力。
藍軍最近新成立的「青年問政」,以政二代為主,其中楊大鋐、黃佳恬與林昊佑,是侯友宜在台中競總的發言人,口才頗佳,與盧秀燕團隊也交好,被稱是藍營後起之秀的「生力軍」。而「青年問政」領頭的張彥彤,父親就是前議長張宏年,本身口才便給,他將這些年輕藍軍組合起來聯合問政,成為議會新氣象。
而以往人數最大、相對最團結的綠營「龍系」議員,在靈魂人物的江肇國進攻立委失利之後,感覺不如以往活躍。而缺少串連下,最近業務質詢,龍系議員常是「單兵作戰」,孤單不少。